第52章(第1/8 页)

我的世界分配内存 梦溪石 37 字 2024-02-18 06:46:00

但凡学校校庆,尤其逢“五”逢“十”的整数年份,更是受到格外关注,何况K大本来就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百二十年校庆这样一个好日子,确实值得大肆庆祝一番。

对于学校方面来说,校庆意味的不仅仅是学校的生日,展现光荣校史,还是拉拢人脉的好机会。

试想一下,一百二十年的建校史,每年得出多少毕业生?就算一年那么多毕业生里只有一个出息的,那一百二十年,起码也有一百二十个知名校友了,而且事实上远不止如此。

像其它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一样,这一百二十年里,从K大走出去的校友,其中就不乏知名人物,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之,在商业闯出一片天地的有之,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这些人都是学校的名片乃至资源,撇开有些已经作古的没法邀请到,像还健在的名人里头,若是能够邀请到一两位莅临母校餐馆访问,那可给校领导大大地长面子,这校庆的档次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十年前K大一百一十年大庆的时候,就有幸邀请到了某位在军用航空制造业业鼎鼎大名,为国家立下功勋的院士校友到母校来作演讲,但当时的校长并不是现任这位,当十年后的新校长再想邀请这位院士时,他老人家却已经仙逝了。

新校长只得另外想办法,好在K大一百二十年,名人济济,随便一捞就一大把,虽说未必比得上那位院士那般德高望重,但名字总归还是为世人熟知的,其中还有一些近年来毕业之后小有成就的校友,自然也在校方的邀请之列。

请校友过来共聚一堂,除了联系感情,让他们不要忘记母校的栽培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捐钱。

学校虽说教书育人,可这也是需要成本的,建教学楼,聘请师资力量,购买教学设备,样样都需要钱,虽说有国家拨款,可政府就一个,嗷嗷待哺的学校却那么多,狼多肉少,最终还是得学校自己去谋出路,所以很多高校就会跟企业合作项目,除此之外,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或校友有时候也会回馈母校,慷慨解囊。

那些没有名气的小学校,几十年也出不了几个能够阔绰地拿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来捐赠母校的校友,好在K大没有混得这么惨,不过今年是一百二十年的校庆,校方之所以举办隆重庆典,除了给学校作宣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募集资金。

贺璋就是被邀请的杰出校友之一。

毕业那年,贺璋开了个小公司,五年之后,原本只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百来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