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第2/6 页)

同时。

他们还知道。

这一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他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只有26岁,或者有可能是25岁。

更为不可思议的时候。

这一篇文章还是现场发挥而作。

综合加在一起,更是让这一篇文章名垂千古。

“这么来说,我也要南昌打卡一下滕王阁喽?”

“必需的来啊,而且偷偷的告诉你,王勃据说是文曲星转世。”

“啊,谁说的?”

“大家都这么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带着我女儿去滕王阁了,沾一沾王勃的文气。”

“妹哟,这个我也必需去了。”

原本有这一篇《滕王阁序》,他就让不少人心动。

这就像岳阳楼一样。

有岳阳楼记的加成,哪怕岳阳楼只是看起来的一座普通的楼,但仍吸引了万千的游客。

这便是文化底蕴。

现在的滕王阁也是这样。

而且,这传得更神了。

像王勃文曲星君转世的消息,都给传了出来。

虽然国人大都是无神论者。

但很多时候,他们会变成有神论者。

像这样的文曲星君,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受欢迎的神。

于是。

一个是为了去滕王阁打卡。

另一个是去沾一沾王勃文曲星君的文气。

万千游客,却是瞬间杀到了滕王阁。

……

“各位,各位,谁来解释一下,滕王阁序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我去,这都不知道?”

“有一些知道,但很多不知道,所以,还是想请大佬翻译一下。”

“我不是大佬,我给你翻译翻译。不过,要翻译的话,这里面确实比较多的知识。”

“嗯嗯,我拿着笔记着呢。”

“孺子可教。”

滕王阁的火爆。

同时也让大家更为深入的研究起了《滕王阁序》的内容。

“不用谢,我就一句一句给你们翻译一下。第一句,不用翻译吧,其实很简单。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写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汉的时候,南昌叫豫章君,在唐的时候,便在这里设立了洪州府。所以一个是故,一个是新,表明两者的历史渊缘。”

“大佬,牛逼。”

“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