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黑屋憋宝 第六话 蝎子倒爬城(第2/5 页)

城”,又唤作“倒脱靴”。据说“蝎子爬”本是民间杂技中的一门,中国最有名的杂技之乡“吴桥”,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几样绝活,赶上年景不好,就成群结队到外乡卖艺为生,这是他们当地从古代就有的传统,也说不清这是从哪朝哪代开始形成的风俗了。前不久在吴桥附近出土了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墓中壁画上就描绘了“肚皮顶碗、蝎子爬、火流星”等古老的杂技项目,这说明此类绝技自古已有,历史非常之悠久。

虽然在近几百年的杂技项目中,古代绝技“蝎子爬”早已失传,但在旧时的军队里,却得以将其继承并且保留了下来,在军中会使这套本领的,大多是受朝庭招安的绿林盗贼,他们偷城踹营的时候,能够倒立起来,以双腿抱住城墙边角,快速攀行而上,见者无不吃惊,故称“蝎子倒爬城”。

其实这形同“蝎子爬”的倒行攀登之技,更加符合人体力学,只不过没人敢轻易尝试,甚至头脑正常的人连想也想不出这种姿势,司马灰祖上曾是清末军官,又是绿林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实有通天彻地之能,使得这一脉至今仍有传人,司马灰自幼就随“文武先生”练过这项绝技,但火候不足,从未在人前使用。

这时司马灰提住了一口气,贴着地缝不住向下移动,没几下就爬到了赵老憋身前,借着附近团团飞舞的萤火虫,发现赵老憋口鼻中都在流血,早已摔得人事不省了,虽然身上那件厚实的皮袄算是救了命了,烧伤却极为严重,再伸手一探,发现鼻息尚存,背回去说不定还能有救。

司马灰立刻反转过来,用一条皮带缠在赵老憋腰间,另一条与他自己的皮带相连,将赵老憋绑在背后。幸亏赵老憋是个皮包骨头的干瘦身子板,加上部队里的武装带足够结实,司马灰勉强还可将他拖住,眼瞅这土壳子底下极是脆弱,说塌就塌,再也不敢多作停留,正要在从原路攀回去,却听赵老憋忽然伸吟了一声,已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有气无力地抬手指了指地缝深处。

司马灰低下头,顺着赵老憋的手指一看,见地缝里的萤蠰层层叠叠,光雾围裹着漆黑如玉的“雷公墨”,正好落在下方半米之处,距离不远,几乎是触手可及。

赵老憋的意思,似乎是让司马灰先把“雷公墨”带出去,因为地缝深达数百米,土壳和岩层随时都可能崩塌,将地底裂缝填埋得严严实实。赵老憋虽然身受重伤,但他脑中贪念更重,实难舍弃这块千载难遇的“雷公墨”,还妄想据为己有。

司马灰身后背着赵老憋,爬在壁上已觉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