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章 改造大船(第2/3 页)

影你们小年轻没看过吧?好看,这个跟《少林寺》一样好看。”

敖沐阳没看过几部这种电影,在他记事开始,电视机就开始进入老百姓的家庭,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这种露天电影模式就不受欢迎了。

敖沐阳问道:“这电影讲什么的?”

敖志满含糊地说道:“你自己看、自己看,好看。”

敖沐阳觉得晚上反正没事,就倚着墙看起了电影,这电影叙事风格很古朴,故事有悬念,充满八十年代电影的风情,倒也有些意思。

从这天开始,敖富贵在村里放起了老电影,每天晚上夜幕降临,他就开始放电影,一天放一部,因为村里人多,零零散散总有人来捧场。

过了两天,蓝色船工的机械作业船来到龙头村外海,开始对大船壳子进行改装。

关于大船的改装细节,这得靠敖沐阳来定夺,颜青城帮不上他的忙。

老敖这两天没什么事就上网去查阅关于船舶养殖的灵感,他没找到各国用渔船养鱼的新闻,倒是找到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构建大型离岸养殖平台进行渔业生产的消息。

典型如法国与挪威合作在布雷斯特北部的布列塔尼海岸建成的一艘长270米的养殖平台,它就是用一艘退役报废的轮船改装而成,总排水量达到10万吨级,专门养殖鲑鱼,年产3000吨,效益很好。

还有,欧洲渔业委员会正在筹备建设一种半潜式工船,长189米、宽56米,航速8节,可接运活捕金枪鱼,也可作为养殖母船。

当然,这种工船还在研究计划中,船舶好造,金枪鱼的养殖技术难以攻克,而这种船的造价很高——不管是铸造还是运营,它的成本都很高,只有养殖金枪鱼这种名贵鱼才有盈利空间。

敖沐阳就想把这大铁壳子改造成这种养殖平台,但国内没有技术,现今国内顶多就是设置海洋网箱养殖平台,比较成功的是在西沙永乐群岛晋卿岛附近约200公顷海面上投资建设的那100多口深水网箱,里面养殖龙胆石斑鱼、军曹鱼、龙虾等名贵海产,年产值超过千万元。

他的养殖池里也有龙虾,中华锦绣龙虾,他计划把这些龙虾转移到大船壳子里。

关于大船壳子的改造计划,敖沐阳想请教一下专家,但他认识的专家没有擅长这块的,他更多的还得靠自己琢磨。

他请教过李继,李继不太懂,又去托关系请教海洋养殖方面的同行大拿,最后联系到了一位在国家水科院渔机所就职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