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支招出去挖人材(第2/3 页)

石校长不吭声。

徐二龙又道:“你再看看丑国,人家为了人材,开出多么优厚的条件,为了留住人材,那些高校甚至打破不少的校规,就是为了人材开绿灯,让他们留下为丑国效力。”

“国家需要富强,仅仅靠着大家的情怀奉献,这不可能。让人材吃糠咽菜,这更不可能。不可能让个体户们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反而转过头,让人材们甘于清贫,让人材只讲奉献而没有相应的物质奖励。”

“好。”石校长狠狠点点头。

确实,这两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的个体户都支棱起来,那暴发户的嘴脸丑陋无比。

既然暴发户们都能人模狗样呼三喝四,凭什么老师们、学生们只能甘心清贫,呆在糟糕的环境中求学?

“我明天就开始着手,集中力量打造我们的名校,搞出我们的拳头产品。”石校长摞着狠话:“只要我还在从事相关教育工作,我就决不能让我们的教育再这么苦哈哈的。”

“对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徐二龙说:“有了拳头产品,我们的教辅资料才能卖得更好。教辅资料卖得更好,我们才有钱,回头帮助更多贫困地区的老师和孩子,让大家都能接受教育,让大家都能明理,明智,不再愚昧。”

“行,二龙,既然你把这些方向给指明,后面的事,我就知道怎么办了。”石校长感觉自己的思想,又解放了一步。

“对了,石校长,除了教辅资料外,我建议,我们再办两家杂志社。”徐二龙说。

这固然有点私心,想给小玲弄个专栏啥的,但也不得不说,这年头,办杂志社也挺挣钱的啊。

教辅资料只能赚学生的钱,可这杂志,是赚社会各阶层的钱。

在没有多余娱乐节目消遣的年代,这看书,是最好的消遣。

看电影,花钱买票后,也只能看一次。

可这看杂志就不一样,买了杂志后,随时可以看,而且可以反复看,互相借阅着看。

比如《故事会》,1963年就创办发行了,已经成了全国最具盛名的杂志之一,不管是知名度、内容传播度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

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只要会读书识字,基本上都看过《故事会》。

爱听故事爱看故事,一直是人的本能。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代的东陵大盗,都是当故事在流传。

就是靠着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我们的文明能延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