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第1/3 页)

我额头有涔涔的冷汗滑落,那样冰凉一滴,倏然滑落到颈中,竟不觉得凉,方知原来自己身上也早已骇得凉透了。

玄凌大怒之下力气极大,他一把反过我的手腕紧紧抓住,连连冷笑道:“你很好!”我痛极了,手腕被他抓着的地方浮起一圈妖艳的紫色,我只咬着唇不敢出声。

玄清面色微微发白,然而他再没有看我,只是迎着玄凌咄咄逼人的目光,以平静相对。突然这样安静,时光被缓缓地拉长了,拉得那样长,成了一条细细的线,极坚韧的,一圈一圈绕在我们之间。瞒了那么多年,担心了那么多年,日日夜夜害怕被知晓的事终于清晰地横在我们面前。

我顾不得手腕的疼痛,望着玄清和玄凌的目光,脑中轰然鼓噪着无数奇怪的声响,仿佛是无数器乐在耳边狂乱的喧嚣着。所有的思想一扫而空,腔子里憋着一口气,只空空地想着,“无论他怎样说,玄清,我们不能承认——不能——”

“皇兄误会了。”他神色宁和,仿佛玄凌口中字字诛心之语与他并无相干,“臣弟一向轻纵无礼,难怪皇兄疑心,可是淑妃一向谨守宫礼,若非与臣弟结尾姻亲,连一语相干也无。”他肃然道:“臣弟适才闯殿的确失礼至极,但臣弟乃大周子民,不忍见大周蒙赫赫要挟强求之辱;臣弟虽然无能,但枉受亲王俸禄,不能不思为国效力,即便皇兄垂爱,得尽士卒之力亦心甘情愿。而为淑妃兄长求情之事,皇兄当年亦呵斥过臣弟,指责臣弟不应为罪臣多言。其实当年平定汝南王祸患时,臣弟已与甄珩惺惺相惜,深觉他人品不至管路所告一般。”他说到此微微沉吟,似在思量该如何启齿救我之事,玄凌只是微含冷笑,等他说话。终于,玄清抬起头,平和目视玄凌,“臣弟并非不顾妻儿,而是玉隐与予澈皆远离熊罴,相当安全。而四殿下,是惠仪贵妃唯一一点骨血。宫中嫔妃无数,臣弟最敬重惠仪贵妃。”他目光仿佛无意一般扫过我,复又平静如初,“臣弟当年在太后宫中曾与惠仪贵妃有过一面之缘。惠仪贵妃侍奉太后勤谨,得闲时问了臣弟一句,天气渐凉,不知太妃在何处修行,身子可安好?过后不久天气愈凉,惠仪贵妃命侍女采月赠臣弟一件棉袍带与母妃。臣弟感激之余亦不免惊诧,后来才知惠仪贵妃慈心,那棉袍不止母妃有,连父皇当年身边随侍的更衣太嫔皆有。太嫔中无子无女终老之人甚多,惠仪贵妃一一顾及,臣弟敬重之极。”

玄凌面色稍缓,却仍不减狐疑之色,只淡淡道:“是了。舒贵太妃在宫外修行,不比朕当年与母后在宫中能日日相见。”他语气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