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第1/13 页)

大唐理工学院怎样 肥皂有点滑 144 字 2024-02-18 06:37:57

第二天一大早, 李二还有他的官员们是在学生们的齐声朗诵中醒过来的。

仔细一听,读的是《大学》中的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声中,明明还能听到不少幼嫩的声音, 连李世民都不由得惊讶的道,“小班的同学该不会也在学《大学》了吧?这可是科举的终考内容了。”

长孙皇后摇摇头, “这倒不是,他们只是跟着大班的学生一起朗诵而已。”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然也学得太早了,不过,这么早就耳濡目染这些, 以后学起来还不得特别简单,学院的氛围真的不错。

一群大臣也十分好奇的从学舍门口路过, 他们以前可没遇到过一个学院的学生齐声朗诵的, 这声音听着就让人摇头晃脑的特别舒服,他们都是读书人, 特别喜欢读书声, 不由得就对这些学生多了一些好感。

往学舍里面一看, 就看到一个个小罗卜头, 张红着脸,仿佛要使尽最大的力气一样在朗诵。

不仅先生们喜欢他们读书的声音, 他们自己也喜欢。

小班的同学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读的是什么,但大家一起读, 还声音一致, 他们可喜欢了, 每天早上的朗诵,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个小同学,脸上兴奋得跟红苹果一样,看得一群大臣又是好笑,又有些震惊,“在如此氛围下熏陶出来的学生,一点也不会比那些书香门第的差吧?”

“等他们长大以后,我大唐恐怕会出不少人物啊。”

读书人,环境的重要性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无论天资如何的了不得,如果没有好的读书环境,最终也会泯灭于众,而天资不及者,如果读书环境好,又有名师,未必就没有惊人的成就。

特别是昨天和自己后辈住的那些看过《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十年国策》的大臣们,心中更是感叹,那些只知道学四书五经的学生,怎么和这些学生比?这些学生可以说每天都在科举的题海中度过,而且学的还是实策,那是正儿八经解决问题的学问,不仅和科举紧密结合,还拓展到了实用阶段。

当然知道这些的也是个别大臣,十分默契的什么也没有说,他们还想着他们其他后辈也来学院学习勒,回去之后就偷偷摸摸开始安排,人多了竞争可就大了,这些大臣心里明白得很。

心照不宣。

徐长生起床后,就安排这些大臣医官们去食堂吃早饭,让他们也体验了一把食堂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