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名牌大学毕业生(第3/4 页)

电波少年 羊城少帅 66 字 2024-05-30 02:51:22

“他呀,是李凉吧,和我弟弟小学同学,考上的是民办大学,好像是通信专业,不知道是本科还是专科。”郭松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倒是认得李凉,但李凉却不认识。

听人提起自己,李凉不能不答疑解惑,否则就不礼貌了:“我在光州读的,本科,三本,呵呵。”

一声铜锣声响,唢呐吹了起来。

“上菜了。”同桌的一个年轻人道。

石盘村还保持了传统,宴席中每一道菜即将上菜前,唢呐队都会先奏一阵唢呐乐曲。春秋战国时代,天下礼崩乐坏,孔夫子奔走呼号,呼吁克己复礼,恢复周礼。或许,这就是古代华夏的礼乐,在现代乡村的最后残留罢。

第一道菜是一大盆汤,叫银耳花生汤,或者叫银耳花生羹更准确,属于甜品。因为银耳被剁得特别碎,油炸过的花生米也被碾碎,混合了鸡蛋白糖做羹,十分鲜美,一般人却吃不出所用的原材料,很是考验厨师的功力。

当地的传统,头一道菜必定是这个银耳花生羹。

乡村喜酒时间一到就开吃,这个习俗好。

城里酒店结婚摆酒,免不了请婚庆公司,免不了繁琐的仪式,比如新郎新娘互诉衷肠,回顾相识相恋经过,自我陶醉一番,但客人来是为了吃酒席,谁有心思看你新郎新娘的狗屁恋爱史。最近有一个新闻,新郎新娘回顾恋爱史耗时太长,客人饥肠辘辘,不再等待上菜,纷纷离席,宁可在路边店吃碗面条充饥,闹了笑话。

“倒酒,倒酒。”一名年轻人站了起来,拿了酒壶给各人斟酒。

“老表,你怎么回来了?”一个伴郎经过,和郭松熟识,打起了招呼。

“啊,是小老表啊,我前两日从魔都回来。”郭松赶忙起身,想要上前,却摇晃地走了两步停住,显然行动不便。

“你的脚怎么了?”那伴郎又问。

“就是因为小腿伤了,所以回家休养,没有办法。”郭松一脸无奈道。

“你坐,我还要去忙,明日找你一起饮酒。”那伴郎说完,挥手走了。

“松哥,你的小腿伤到骨头了吗?”郭松身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

“骨折,摔伤的,上了钢板呢。”郭松道。

“伤筋动骨一百天,城里有个姓周的老中医,十分有名,去他诊所开一些中药,内服外敷一下,必定好得快。”有人道。

“中医是信不过的,全是骗人的,什么阴阳调和,五行平衡,都是似是而非。治病的理论搞得高深莫测,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