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打官司之前,双方各自研究案情,权衡利弊(第2/2 页)

带空间穿越明朝 江山不夜 226 字 2024-05-30 08:18:28

这件事情就看端靖亲王妃是否大度,如果她原谅大家,此事也就结束了。只是每人损失了五百两银子而已。名誉并不会受损。

两种选择何去何从?书生们分成两派,一派是想实事求是。

一派是想坚持咬死乌脂砚店铺制假售假。如果乌脂砚这边否认制假售假,那就让他们找出来真正制假售假的人。否则就要由乌脂砚店铺赔偿他们的损失,向他们道歉。

而萧云嫣和宋讼师这边基本达成一致,就是这些书生文人并不能逃脱他们的责任。

首先这边有正品的店铺,他们没以正常价格购买,而是在其他店铺以低于市场五成的价格购买砚台。明显就有买到假货的风险。他们明知有风险,却贪图便宜,因而被骗,自己主观也有责任。

另外,他们要当场验证,真乌脂砚和假乌脂砚之间的各种不同和区别。

在这样明显差别之下,书生文人们没有做到仔细辨察,买到了假冒伪劣的产品,他们自己也要负一定责任。

剩下的责任就是制假售假的作坊和店铺的责任。

而乌脂砚店铺卖自己的真品,卖的也是真品的价格,所以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不但没有责任,乌脂砚还要公开追究书生文人们的诬告,以及制假售假店铺作坊主对乌脂砚生意的破坏和栽赃陷害。

至于去哪里寻找这些制假售假的店铺主人和作坊主人,就要看这些书生文人们是否积极举报?

如果他们画出了画像,积极配合,那关于他们对乌脂砚店铺的诬告,就取消追责。还会有奖励。

县官也调查了双方的情况,知道两方实际都是受害者。只是找不到真正的制假售假者来承担这场官事的真正责任,所以两个受害者之间反而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