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失落的北纬30度 第一话 怪圈(第3/4 页)

高山,深邃的海沟与峡谷,辽阔的海底平原和一些孤立的洋底火山,直到地门大开吞尽了海水,山脉得以隆起,成为了如今群峰逶迤的神农架。

沧海桑田轮换之际,有一座岛屿陷在地裂之间,这岛上的史前植物群落还保存着原貌,后有一些头饰怪角身躯长大的古人,于山中架木为巢,追逐鸟兽,这些人可能就是上古神农氏了。由于地底古岛中多有奇木异兽,人踪也就逐步跟随到此,并发现岛上的洞窟通住更深处,其下有大壑,实为无底之谷。

壑中有山阙如门,即是所谓的“阴山”,它时有时无,鬼怪出没其间,四周尽是漆黑幽暗不可抵达的去处,古人在一个地方找到了“遗骸”,这壁画里描绘的“遗骸”,其实就是一些地脉最深处的矿物,虽然像是人形骷髅,但实际上只是形状轮廓相似的黄金水晶,传至春秋战国时期。

传说中发现“遗骸”的地点十分奇特,按照壁画上描绘,那是许多奇形怪状的圆盘形物体,形状并不十分规则,大小也不相等,其上纹路斑斓,除了铸刻在禹王鼎上的山海图之外,各类的古代文献和地理典籍中对此也毫无记载,显得很是神秘,而岩洞内的巫楚壁画同样是循环成圆,仿佛是个预示着生死轮回无始无终的怪圈。

胜香邻推测壁画的循环布局,默示着楚人的生死观,另外壁画中还提及祭鬼之事古以有之,因为古时候普遍认为:“有生之气,有形之状,造化之始终,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死。”人死之后为鬼,只有多加祭祭祀,王者才能变龙升天,不至坠入虚无,“遗骸”正是一件最为重要的祭器,这些情况同考古队掌握的线索基本吻合。

楚幽王丧女后以无数百姓殉葬,每夜噩梦缠身难以成眠,担心会有阴魂从地底逃脱,就想以大批活人祭把,可巫者占之不吉。于是置重器镇鬼,将洞内岩石凿为楚载巨兽,填塞了通向阴山的洞口,再占,又不吉。楚幽王疑心这具“遗骸”来自深渊,并非人间之物,也许是留在世上受鬼种所忌,是一切灾祸的根源,便想将它抛下阴山。

据说楚有神龟,活了三千年仍不免一死,可见这世间有生有形之物,到头来总要会有个限数,楚幽王同样生而为人,这次还没来得及再让巫者占问吉凶,他便厥身殒毙,乘龙而去了。

胜香邻说洞口附近的壁画,是楚幽王未能进行的祭鬼过程,一旦揭开铜盒玉匣,使“遗骸”暴露在外,洞窟里便会阴风四起,涌出愁云惨雾,这时唯有石函内部可以容人躲藏。记载楚幽王乘龙升天之后那幅壁画里所绘的情形,便是由数十名头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