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二十九回(第3/7 页)

你也泵怕,我是官媒,做的是官家的营生,强拉强拽的那是不入流的人才做的。那等子断子绝孙的买卖,我可来不了……”

凌氏不识字,也不明白那腰牌代表什么,也不懂这路贵人为何屈尊降贵的来家里坐,她只是喃喃的陪着笑脸,等着贵人吩咐她。因贵人说,不会强拉强拽,她便有些稳妥了。

陈大姑唠叨了一会,便道:“我是个直性子人,如今来了,便不兜圈子了。你不认识我,我如今在牙行吃饭,人家都叫我陈大姑!”

凌氏点点头,半天才反应过来,忙福礼道:“大姑好。”

陈大姑却不还礼,依旧坐在炕上道:“昨日衙门长官传了去,一人发了一本底簿,我呢……手里本有要紧事儿,今年保着十多对儿呢,这年前就三四个黄道吉日,我那有这个闲空!

可是长官说了,你们这些人,做的便是这等买卖,也是行善积好的事儿。你们给富贵人家做一次媒人家未必记你,那城外多少贫寒的姑娘因为没嫁妆嫁不出去,你们赶紧去整整这才是积善的好事儿呢,是吧?”

凌氏闻言,脸上一喜,她家如今有两个闺女,大的都十八了,小的也十六了,如今这俩丫头在城门洞给人做缝补买卖,要摸黑才归家。哎,旁人家的闺女哪怕手里有个贯都能寻户差不多的人家。可她家不成,一来她家是外来户。二来她家是无根的凹民。三来她家出不起嫁妆。

这凹民区多少户人家的闺女都是这般耽误了,虽凹民也有相互通婚的,可人家也想娶手里有个一两贯嫁妆的好闺女,她家这般贫寒的,自然就没人来问了。

凌氏赶紧深深的福下去问道:“却不知道大姑给俺家说的是那家?我家如今您也看到了……我家如今贫寒,并没有嫁妆给闺女。”

陈大姑一笑:“说的是什么!若你家有嫁妆也没我这一趟,也是你家运气好,碰上圣君了!碰上好年景了!大妹子,如今有这一桩好事儿,我与你分说分说。”

凌氏陪着笑脸,想捧一碗水,又怕大姑嫌弃不端她家的碗,因此只能喃喃的道:“大姑尽管吩咐。”

陈大姑一笑,拿着帕子散散面前没有的灰尘道:“这事儿吧,是个好事儿。如今朝上出了新政,我主慈悲!说是今年要从上京几路军中将那老军户都打发回家。虽是打发,人家都是有功勋的,朝廷也不能白用,因此每位军爷爷便发了一百亩上等田。”

陈大姑说到这里,看看一脸迷茫的凌氏,便笑着接下去道:“那朝中有几位老将军听了,自是欢喜不已,却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