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2/6 页)

柳竹秋小说结局 荷风吹 150 字 2024-02-18 08:49:06

萧其臻自悔失态,又不肯在原则问题上妥协,郁闷道:“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②”

他以古言作答,柳竹秋也引经据典:“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哉?③”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④”

“事以急败,思之缓得④。”

萧其臻忙问:“先生可有良策?”

柳竹秋点头,拿起书桌上的笔,在他的奏章草稿上写下两个字:“待时”。

“大人身于宦门,应该熟悉本朝的体制。陛下视那些宦官特务为臂膀,对他们的信任远胜众大臣,非到万不得已不会处置他们。”

本朝自太,祖废丞相以来,全国政务都归于皇帝之手。皇帝也是人,哪怕英明睿智,精力充沛如尧舜禹汤也处理不过来,只能让亲信分担。但是满朝文武都是需要防备的对象,能作为心腹的只有身边的宦官。

获得重用的太监能替皇帝批改奏折,宣发圣旨,决定天下官吏的升迁削夺,主导一切政务的兴革执行,其势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可以说无宰相之名,具宰相之权。

故而前代权倾朝野的奸宦层出不穷,到了庆德帝这一朝,就以唐振奇为代表。

皇帝拿这些宦官特务当看门狗,所谓狗仗人势,恶犬们欺压良民,搜刮财富都只是主人眼里的小淘气,别人不看主人的眼色执意打狗,只会得罪他。

这些犯上的话柳竹秋虽不说明说,萧其臻也是一点即通的聪明人,当即省悟其中道理。

他有心效法魏征,可惜遇不到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只叹生不逢时。

“那依先生之见,得等到何日时机才会出现?”

“大人莫急,我们手上不是还有些线索吗?比如文安县那具头皮刺字的无名尸,顺着追查或许能揪出蔡进宝背后的势力,这股势力必定和制造云来村惨案的凶手们有关联,到时拔出萝卜带出泥,不愁他们不落网。我和妙仙姐姐时刻铭记宋家的冤屈,伸冤决心不亚于大人,不也在耐心等待吗?”

萧其臻心想自己比柳竹秋年长,又是男子,眼光见识竟不如她,羞愧道:“萧某愚钝,到此方明白先生的灼见,方才言语鲁莽,还望恕罪。”

大凡肯反思自己的男人都值得深交,柳竹秋宽和一笑,提出可行建议。

“云来村的冤案已平反,是时候让那些逃亡的村民回家了,我准备找人向太子进言,让他把那儿的土地归还村民。至于如何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还得大人多方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