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两年后(第2/4 页)

接下来的五年里,大蜀国要不断提升整体国力,做好‘扩张准备’。

六部尚书中,掌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呼延大山,率先奏道:

“陛下,今年皇庄共有良田四千万亩,占了全国总耕地数的八成,加上风调雨顺,夏秋两季都获得了丰收。其中小麦收成有三千万石,玉米收成有五千万石,水稻收成有六千万石,加上其他杂粮,共计两亿两千多万石!”

“按照十五税一的标准,今年一共收粮税一千四百多万石。”

“另有少府煤矿、木竹、山珍收入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盐酒课税五百万两,烟草收入三百万两,茶马收入一千两百万两,另有文、兵、库、市等收入,合计两千三百多万两,市舶司收入一千五百万两,……”

“扣除朝廷文武百官俸禄,军费支出,还有工部、礼部等部门递交的预算,今年年底,大概还能有白银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结余,以及余粮四百多万石!”

呼延大山汇报工作的声音高昂中,还带着激情澎湃。

大蜀才复国两年而已,在免除百姓十年税赋的情况下,还能把户部收入提升到如此高的地步。

这里面固然有苏明哲这个蜀帝的高瞻远瞩,但是户部的强大执行力,也是功不可没。

所以,户部尚书呼延大山汇报工作时,语气态度极其骄傲!

能来御书房奏事的,那都是朝廷重臣。

这些人听了呼延大山的汇报,也没在乎他的态度,而是开始关心户部库房竟然有如此多的结余。

这些朝堂重臣们,立刻就开始在心里,拨拉起了小算盘。

大蜀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又没有外敌滋扰。

可以说,国库支出主要就是朝廷俸禄和军费,以及苏明哲弄出来的工部研发、地方基建等支出。

既然支出少,大家就不必节省着过日子了。

不少人都开始想着,找个什么理由,给自己部门增加明年的预算。

“各位爱卿,我还是那句话,花出去的钱,才叫钱!”

苏明哲听了呼延大山的回报,也很高兴。

一高兴,他就先给明年的预算,定下了调子,然后笑吟吟道:

“除了工部主持的研发项目,要继续扩大!各地的基建也要保持住!”

“……”

其实,苏明哲讲的这些,在此之前,已经讲过无数遍了。

在座的几位大臣也都默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