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保不离柱,柱不离保(第2/3 页)

冤望,人人都思念那前明?”

“这样啊,”

贾六寻思要是乾隆真有旨意定了违禁用字什么的,那永平府就真有问题了。

好比后世鞑子是禁词,有人胆敢在公开媒体上使用这个词,就是犯严重错误。

追究下来,要处分不少人员的。

当然,不致于杀头。

但这会是大清朝,也是文狱最厉害的时候,仅是杀头当事人都得千恩万谢。

栓柱这边趁热打铁,又掀到书前面道:“少爷在看永平知府桂图所写的序,上面竟说什么大道目以没,谁与相维持?...我大清主宰天下,焉有大道没落之道理,更焉用外人维持?这个外人是不是在说汉人?”

说着翻到第二页,“还有这句,什么叫日有明兮,自东方兮,照八荒兮,我思孔长兮,夜未央兮?”

贾六听的头大,什么日啊明的,思啊夜的,桂图的文章水平这么高的?

&n... -->>最新章节!

nbsp; “桂图身为内务府包衣出身,所作序中竟有诸般问题,是无知还是故意?”

“若是无知,此人便不当胜任知府一职。若是故意,再结合这文集遇禁不讳,充斥诸多反诗,全府上下却无一人向朝廷检举揭发,是不是可以认定永平府存在一个以桂图为首的反清集团?”

栓柱一边说一边又翻到后面某页,上面有一句诗叫“杞人忧转切,翘首待重明”。

这下不用栓柱翻译,贾六也知道大有问题,“翘首待重明”,作者分明就是在北望王师又一年,对前明念念不忘,时刻都在期盼明室卷土重来嘛。

“少爷有进步了!”

栓柱别提多高兴了,又翻到一页指着一句“草莽偷垂泪,尽是诗书未死心”的诗句,说是永平府通判马某所写,也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由于这名话没有明啊,没有清,也没有胡啊没有虏,贾六便不太看得懂了,一头雾水问栓柱:“杨主任,你给我说说这句有什么问题?”

“少爷不觉得有问题?不应该啊,少爷的智慧是比柱子差了些,但也差不了多少,应当一眼就能看出来啊...”

栓柱一脸纳闷的表情。

“永平府的棺材铺应该很多吧?那个谁,”

“咳...少爷,这句真有问题,我认为这马某分明是对我大清入主中原不满,所以偷垂泪,未死心,这种人不严办他都对不起大清,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