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布局液晶【2】(第2/3 页)

化的液晶片,但一直没办法商用,虽说未来可能很有价值,但现在没办法形成商业收支循环,rca公司就不可能投资,直到黄恩博出现,下了一小笔订单,后来才知道用在了计算器之上。

只是计算器的价格太贵,市场太小,即使在去年惠普等大公司入场后,价格也接近50美元,这可是相当于美国大部分人两天的收入,买的人也不会有多少。

但让埃文等人想不到的是,日本公司推出了液晶电子手表,一下子激活了液晶的市场,只不过日本公司做事滴水不漏,他们内部早就准备好了液晶生产线,有些专利还侵犯了rca,但rca的高层觉得为了这种小事打跨国官司似乎不太划算,再收了一笔钱后就直接授权了。

这可让埃文等人气急败坏,但对此也无能为力,专利只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rca没有订单,没有订单就不会投资,那就等于把市场让给日本了。

而如果黄恩博有意做电子手表,那对他们团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

“我不准备做电子手表。”黄恩博淡笑着说道:“我想做液晶片。”

“你想做液晶?开液晶工厂?”埃文有些惊讶的说道,对于这个客户,他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荣升在香港的公司只有研发与销售,生产与质量全部外包了出去,这种很像欧美的公司风格,现在居然说要建厂,他自然很惊讶。

黄恩博点头说道:“对,液晶行业,我不做终端的电子手表,我做液晶工厂,至少暂时是这样。”

如果是关系到创意非常重要的行业,黄恩博自然做终端产品,但电子手表显然不是什么高科技或者高创意行业,这玩意起步非常低,只要买到对应的芯片以及液晶,其他的就是最低端的制造业以及组装。

在这个行业,荣升即使早入场也不行,后续只要日本液晶厂商放开液晶供应,加上电子表的芯片要求很低,这会导致无数的后起之辈出现,不要说荣升电子,即使是日本电子手表,都干不过一大堆杂牌。

而这些杂牌,起始地就是香港已经湾湾部分地区,早从60年代,香港就成了欧洲手表工业的重要代工基地之一,液晶手表在70年代出现后,香港手表工业迅速转型,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子手表,凭借着低成本、高效生产速度,硬是在十年之后,打的传统手表被迫转型做起了高端。

而这个过程中,日本电子手表因为组装成本拼不过香港,败下阵来,但液晶技术却仍然被日本垄断,香港电子表公司赚得利润大部分都被日本的液晶公司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