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如今的祥符学院(第2/4 页)

大宋王侯女主是谁 九孔 402 字 2024-02-18 08:25:43

铉还要管理学生,可谓是日理万机,累了个人仰马翻。幸好叶尘一直对祥符学院很看重,始终有一部分目光和心思在祥符学院上,所以愿意担任徐铉的副手也不少,徐铉挑选了一些官吏,将学院的机关机构构建起来,四个月下来,对学校的各种事务或者说业务越来越熟手。

……

……

夏京城外南边,比四个月前不同的是,这里多了一条平整的大道连通着正南面的官道,这条平整的大道,其宽可以容纳两辆马车平行,是祥符国名副其实的第一条水泥大道,比武器装备生产基地前的那条水泥大路还要早半个月。虽然不及皇城里面那样一块块的青石铺成,几乎光可鉴人,也不及官道平整,但是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少得太多,而且下雨天没有官道难免有的一些泥泞。

这一天小雨绵绵,正是祥符国天定一年的八月初三,在西北,这个时候下雨天已经能感到一丝冷意。一个身形挺拔,面有沧桑之色的年轻人,蓑衣斗笠之下身着青色长袍,腰佩一柄长剑,骑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正缓缓在这条水泥道上行走。

从这里前去不多远,便是闻名祥符国,名声已经传到宋国、辽国,乃至大理、高丽的祥符学院了。在洛阳太乙书院读书的时候,青袍青年听说这条大道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同窗们说起此处,虽然讽刺居多,但也有少部分人悠色神往。

青袍青年出身于一个家学渊源,默默传承数百年的武学世家,从小练武,但自十五岁离开家乡楚州,游历天下,十九岁的时候,突然对读书研究学问充满了兴趣。打听到洛阳有太乙书院为天下书院之首,就到了洛阳,就在太乙书院读了整整七年书,考上举人后,运气就开始变坏,或者就是考不上,如去年,则干脆修炼的功法出了岔子,导致一场大病,连赴京的机会都没有。虽然一身武艺,却终不甘心去考武举,此时离下一次省试还早,正好到祥符学院来长长学问。只是他听说夏京物价太贵,但愿祥符学院这个地方可不要像开封城里一样贵才好,否则自己终究是不可能长住的。

说起这太乙学院并非是作者编纂,而是确实存在的。早在北魏时,在嵩岳南麓创建嵩阳寺,至唐高宗时改名太乙观。五代后唐清泰年间,进士庞式曾在太乙观讲学。迄后周世宗时,在此设太乙书院。在原本历史上,宋太宗赵光义还会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尚书、诗经、易经、论语、孟子、左传、周礼、礼记、孝经)一部。宋仁宗时,诏令西京洛阳修葺扩建,赐名“嵩阳书院”,并赐学田一顷,以供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