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陛下给兄弟封个王吧(第2/3 页)

钻问题。

因为,都是有历史的啊。

有明一代之初,以锦衣卫监察百官,后来又觉锦衣卫力道不够,容易被外朝拉拢,于是就有了东厂。阑

再后来又觉东厂不保险,就有了西厂。

西厂设立后,还是觉得不妥当,又弄了个内厂...

这不就跟保柱提出的问题一模一样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贾六把古今中外各国历史挨个梳理一遍,发现除了动员群众这一个办法,其它都是无解,或者说治标不治本,根本不可能杜绝官僚集团的派系化。

可群众运动一旦起来,第一个倒霉的百分百是他这个皇帝,所以,也是无解。

想到这里,不由叹了口气。阑

保柱将大脑袋凑了上来:“陛下这是想到什么了么?”

>最新章节!

“朕在想,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重回小金川!”

讲完,贾六下意识的朝自己真正的龙兴之地方向望去,倒是忘了那里还盘踞着两股反大清势力。

不把这两股势力消灭,就没法打通雪区。

印象中,老四鬼子的十全武功有一桩跟尼泊尔有关,也就是说用不了几年,尼泊尔这个南亚强国就将侵略大清了。

作为大清新的皇帝,他得及早谋划。

是时候让杨遇春打回来了,也是时候让杨遇春成为维新朝第一大将了,不然,谁去雪区暴揍尼泊尔呢。阑

此外,还有世界第三强国的安南可能也要发动了。

不知道曾击败大清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缅甸,在听说大清的乾隆皇帝被维新皇帝取代后,会不会也蠢蠢欲动。

..........

立后问题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因素被暂时被冻结。

总理大臣老博和总理副大臣老李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很快全身心投入到维新政府筹建之中。

很快,贾六就接到二人书面报告,就是请示他这个皇帝要不要在襄阳搞一次隆重的、盛大的新君登基典礼,并同乾隆一样举办一次规模浩大的大捷阅兵仪式,彰显维新朝廷强大之外,也能震慑各省代表团。

再三思考后,贾六让保柱去把两位会长叫来。阑

“...届时除了前来参加百官宗室的各省代表团外,臣以为还可以动员十万百姓参加,城里地方肯定是不够的,臣拟将场地选在城外的观音庙,那里地势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