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四气五味(第2/3 页)

谢开阳道:“对或者不对,不是时间长短可以说明的。”

“谢老说的是。”

云珩道:“谢老还是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

谢开阳一愣。

云珩继续道:“我个人不反对研究中药草,准确的说开发新药,无论是植物成分也好,化学成分也好,都可以研究,新型药物的出现,总是有益于患者的,可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站在中医的角度,用中医的理解和思维去研究,然后开方用药的时候却完全抛开中医,这是正确的吗?”

“用了中医的东西,用了中医的见解和经验,最后却抛开中医,背锅的时候又来找中医?”

“现代医学有着自己的科研方向,随便研究,可现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某一味中药材治好了心脏病,然后某个植物里面就有针对心脏病的成分,进行了提取,然后使用,某个方剂治好了肝炎,然后就有针对肝病毒的成分,提取,加以使用?”

“中医使用中药材,从来使用的都不是它的某种成分,而是偏性,是药材中的性能,从而依靠这些偏性互相搭配,组方,然后恢复人体内在平衡。”

“中药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气,一个是味,气指的是什么,是药材中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又叫四气,就像是薄荷,给人清凉的感觉,它的气就是量,生姜给人温热,它的气就是温,不同的药物所具有的气不同,哪怕同样是凉,也分中寒和凉属性,而中医治病,正是依靠药物的气来纠正疾病状态下人体的寒热失衡,从来不针对什么病毒,什么毒素,仅仅靠这一点,就能说明其有对抗什么病毒的效果吗?”

“中药的味指的就是味道,也就是味蕾对中药的感觉,一般来说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所以也称为五味,有些药材没有特殊的味道,则称之为淡味,在实际的临床中,辛辣往往具有开通、发散的作用,就像我们感冒头痛、恶寒,往往熬上一碗姜汤,捂着被子睡一觉,出一身汗,人也就轻松了,正是这个道理。酸具有收敛、涩滞的作用,咸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甘具有补益、缓和的作用等等”

“谢老和胡老两位都是大专家,贯通中西,这些基础的东西总是知道的吧,这里面可曾有什么成分?”

“我去,长见识了。”

“原来是这样子。”

“之前还真不太了解。”

边上一些不是医生的人听的是恍然大悟。

不少人其实都不懂,中医用中药材治病,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