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6 页)

面相精明的人率先开口道:“在下刘骥辛,此后仰仗元公子了。”

另一个人也有些不善言辞地道:“在下邬恺,许昌人士,公子有事尽管吩咐。”

元里看向了老奴,老奴声音苍老道:“邬恺是许昌襄城县的人,家世清白,家中只有一个失明老母在。他相貌虽丑陋魁梧,但天生神力,勇武非常,大人觉得他是块做武将的料子,便让他跟在大人身边好保护大人。”

邬恺自卑地低下了头。

元里皱眉,有些不悦地道:“既然是武将的好料子,何必浪费在我身边当个护卫?英雄不问出处,更何况是样貌?你把他带到你二公子那里去看看吧。”

邬恺耳朵“蹭”地一下红了,不安地抬头看了元里一眼。

刘骥辛若有所思地念着这句“英雄不问出处”,越琢磨越是觉得这短短六个字让他颇为热血沸腾。在北周,察举制被士人贵族把控的北周,县令子弟出身都得被叫做一句寒门,资源牢牢被世代承袭的人家把控,谁能说上一句“不论出身”的话,绝对是被士人贵族群起而攻之的程度。

这话从元里嘴里说出来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听起来却让人心中豪气油然而生,乃至对这位元公子都升起了不少好感。

刘骥辛看到邬恺惴惴不安的模样,看在以后会是同僚的份上,好心为他解释:“放心吧。二公子是北周战神,响当当的名将。元公子不是嫌弃你,是想给你找一份更好的出路。”

邬恺松了口气,默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老奴倒是笑了,慈祥地看着元里,“大人便料到元公子会这么说。大人说,正是因为他是个武将的好料子,才要将他放在元公子身边。”

元里一愣,随即细细思索起来。

楚明丰不会说废话,他既然这么说一定有他的理由。元里只能想到,楚明丰是希望他能够训练邬恺,将邬恺调教成一名合格的武将。

但问题来了。

元里眼皮一跳。

楚明丰怎么知道他会训练人。

“那你便留在我身边吧。”元里最后道。

他又看向了刘骥辛,“这位先生也是要跟在我身边的吗?”

老奴道:“这个刘骥辛是洛阳本地的人,曾先后做过少府侍中、京兆尹府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能说会道,不过刁滑奸诈,有两次背主之嫌,由元公子决定是否将他留在身边。”

哪怕被人当着面说自己刁滑奸诈,刘骥辛也是笑眯眯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