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尔敢(第3/4 页)

魏巍 茶渐浓 165 字 2024-06-16 18:41:35

长兄颇怜之,故而常为惠奔走。只不过,惠如今年不过弱冠,身无尺寸之功,暂无成亲之念。”

“乃因年岁尚少乎?”

不料,天子曹叡反而露出了戏谑的表情,“稚权何言不由衷也!振威将军吴季重回绝令兄之言,朕已有耳闻矣!”

呃~

此事我大兄并没有声张,伱是如何知道的?

须臾间,夏侯惠顿感脊骨发凉。

他倏然想起来了,早在建安十八年魏武曹操就设立校事,作为传统监察机构的补充与作为君主的耳目,负责刺探臣民的言行了。【注1】

此校事权柄颇大,犹善构陷罪名。

如是时任职校事的卢洪、赵达还留下了这样“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的凶名。虽然后来卢洪已经在众臣的弹劾下被曹操扔出来论罪杀了,但校事这个职位并没有废除,且延续到现今后,势力还渗透入了阴暗中,成为天子巩固权势的爪牙。

看来自己日后言行举止都得小心点了。

不然,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做出不敬的表情,令曹叡抓住了把柄论罪,那得多亏啊~

就在夏侯惠暗中凛然的时候,天子曹叡见他久久不语,还以为是被监视而寒心了呢,故而又轻声宽慰了句,“稚权莫多心。吴季重辱稚权之言,乃是他在河北与旁人坐谈时宣扬,被有司禀于朕。且朕现今问及,并非是取笑稚权之意,乃是欲为稚权抱不平耳!”

抱不平?

你要为我出这口恶气?

顿时,夏侯惠讶然,忙不迭请示道,“还请陛下恕惠愚钝,弗能解陛下之意。”

“嘿!稚权有何不解邪?”

曹叡轻轻拊掌,冁然而笑,“彼吴季重者,号为先帝之友,略有才干,然却品行不端,常有仗势跋扈之举,先帝亦不喜之。朕以如今外有伺隙之寇、内有贫旷之民,故询庙堂诸公,欲不以彼粗鄙而用其之才。哪料到,事尚未有定论,彼已然有恣睢之心,竟作书辱稚权才学与家门!如此卑劣之人,安可入庙堂侍君乎?朕问此事,乃是欲知会稚权一声,吴季重必将终老于河北矣。”

原来是示恩啊~

先是逼迫我当孤臣,随后便施下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啧啧!

这帝王权术可谓炉火纯青了。

然而,召与不召吴质归来京师洛阳,对我都没有什么影响啊!

拿这种小恩惠就想糊弄过去?

我又不是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