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2 页)

爱吃麻辣火锅。吃火锅吃的都是新鲜的材料,部分南北西东,也没有谁的拿手小菜。太太们这时全无用武之地,家里的几个厨娘则大显身手。锅底和所有材料,两、三天之前就要开始准备,每次都要杀几头猪、几只羊、几条牛,还有数不清的鸡鸭和鱼、野味跟蔬菜。这几天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刻,厨娘和佣人忙个不停,孩子们兴奋期待。

到了围炉吃火锅的时候,浓浓的麻香和辣的辛香在屋子里每个角落飘荡,没有人不知道追逐着它繁复的香味而来,也没有谁会被漏掉。人太多了,大家都像祖父那样,索性拿起碗筷站在热腾腾的锅边吃,吃得满头大汗,也吃得痛快淋漓。大人和小孩挤在一起,你帮我拿一块肉,我帮你拿一盘菜,就连太太们也暂时抛开种种恩怨,分工合作,笑语盈盈。一只火锅,温暖而饱足,在这样的寒夜,化干戈为玉帛。

读完素有的信,我终于知道父亲为什么深爱着他的火锅店,甚至不惜一生举债,也不愿意放手。一只火锅,是他的乡愁。即使他余生享用过更稀罕珍贵的美味佳肴,他也不会忘记那启蒙他愉悦为何物的火锅。

那时家的滋味,存在于每个离乡游子鲜活的记忆里,朴实而悠长。一路走来,父亲反复怀念的,不仅仅是食物,或许还有当时一起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青春,从中看出了人生的聚散无常。美食是天伦之乐。

我突然明白了,父亲离开人生,只是提早离开这一场筵席。他的女儿坐上了他的位置,品尝美食,也将要领略人生的百般滋味。在下一场筵席里,我们会重聚。

父亲写信的时候,世上还没有我,也没有我两个姐姐。隔了漫长的时光,这些信竟又轮回在我们眼前。每一行熟悉的字,是一个游子的回首与思念。他写的时候,没有想过有一天,读信的会是他长大了的三个女儿。

而今我和你也隔着万水千山通信。这会不会就是你说的,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

二〇〇八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