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怕肚子大了不好遮羞(第2/3 页)

反正在农村,只要办过酒席,大家就默认你们是结了婚了。

至于有没有结婚证,没人关心。

而他跟温叶,现在还不到可以结婚的年龄。

那结婚证,只能以后年龄到了再去办。

现在嘛……唉,再禁禁吧。

省得自己一不小心,芙蓉帐里春宵短、君王从此不早朝。

化工厂里,李永年跟厂里的几个主要负责人,谈起仓库转租出去的事。

跟预想中的差不多,大家对于仓库转租出去,并不放在心上。

这国有资产,能随便转给个体户吗?

这简直是笑话。

何况,他们还是这么大的厂矿企业,全国有名的,哪能犯这些小错误。

“可是,他承诺给二十个用工名额,这确实香啊。”李永年端着茶水杯,轻啜着茶。

果然,厂长想起这个,开始头痛。

他被厂里的职工追着堵着,想要个招工名额,给搞得头痛。

他也能理解那些老职工的心情。

孩子些一天天大了,如果不解决就业,孩子们在外面闲着,成为待业青年,容易出问题。

这年头的待业青年,就相当于社会渣滓、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的代名词。

当父母的自然心焦,不想孩子走这么一条道。

再说,这些长大了的男孩子,工作不能解决,那人生大事,自然也不好解决。

哪个女方,愿意找个待业青年?大家一起家里待业喝西北风?

所以,老职工们一天天来求着他、磨着他,求他给个工作机会,哪怕是临时工,也可以。

可全厂的职工岗位,只有这么多,哪还有多的位置安排。

他也不能凭空变些岗位出来。

何况,就算变个岗位出来,工资又从哪儿来?

这些事,他比李永年还头痛。

“他真确定,能给二十个用工名额?”厂长问。

李永年回答:“按他的保守估计,只多不少。我想了想,他这个,应该能办到。”

李永年屈着手指,把他在皮鞋店里看过的情况,跟厂长作了分析:“他经营的那一家皮鞋店,我去看过,那么小的一个门市,就安置了四五个人。如果,他把仓库拿去开成百货公司,那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应该更多。”

他在这边罗列着可能,而另外的一些人,已经在开始盘算小九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