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4 页)

全都加强了保安,24小时值班,相比之下,住在我们这里还是最安全的。那个年轻人说起来前几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我在外边散步还碰到过,聊过几句呢。挺好的小伙子,可惜了。”

方青沉默了一会儿,问:“老板你经常这么晚睡”

姚远戈答:“人上了年纪,觉就少了。我晚上经常喂喂鱼,或沿客栈散散步。习惯啦。”

从姚家客栈离开后,方青掏出笔记本,把刚才的对话内容全都记了下来。这也是从老刑警那里传下来的工作方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口供、访谈内容当时觉得没有异样,事后跟别的线索一联系,说不定就有新发现。

不过这个姚远戈,目前看起来没有可疑,也不存在明显杀人动机。

之后方青又去了趟案发现场。在那里,他接到侦查员打来的一个电话。

“方队,勘查人员在距离尸体4米左右的墙上,提取出半个清晰掌纹。”

方青心中一喜。不过立刻就听到侦查员说:“对比结果很快出来了,因为掌纹是属于受害者的。”

挂了电话,方青在幽暗的路灯下,盯着已经空无一物的陈尸点。再抬起头,望向侦查员说的发现掌纹的墙面。从位置上来看,受害者是从那个方向回来的,经过那面墙,才遇害。墙的上方有一片屋檐,挡住了雨水,难怪得以保留。不过这个掌纹是属于受害者的,没有多大参考价值。

方青抬起头,举目四顾。这里离大街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那天凶手肯定不能一身血跑到街上去。那也就是说,那人必然藏匿到附近的这些民宅里、客栈里。如果是民宅,那还得提防,不能让邻里邻居看见。如果是客栈,客人的可能性大吗不大。谁能一身血大刺刺回客栈反倒是工作人员的可能性大一些。

这么发散地想着,他沿案发现场,继续往前走。遇到第一个路口,他发现左侧路上灯光较亮,右侧却没什么灯,暗很多。他心中一动,继续往右走。

走了大概几十米,又有岔路口。已经12点多了,右侧路上还有家小饭店开着门,一盆盆的水在往外倒,伙计坐在门口洗碗。据方青所知,附近的住户,刑警们都走访过了,并没有发现目击者。所以方青往左边没人的路拐了。

如此走了大概有一二十分钟,方青忽然顿住脚步。

前面,是一幢废弃的小学校。一人高的铁门紧锁着,里面是个不大的院子,黑黢黢的。若游人经过,大概不会在意。而本地人都知道,这间小学校废弃有几年之久。因为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