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二更)(第2/4 页)

,对周嬷嬷说,“兴许是哀家错了,该听你劝,不该草率决定。”

周嬷嬷心疼地说,“您也是为了殿下好,不育之症,搁在皇家,是不容的,您只是做了您该做的,虽然太子殿下可能会对您生怨,但殿下也会理解您的。”

太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是啊,哀家是太后,任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会如哀家一般做的。他理解归理解,怨还是会怨的。但做了就是做了,哀家也不后悔。错了也就错了,毕竟都做了。”

周嬷嬷点点头,“您要仔细身子。”

太后不再多言。

皇帝知道万奇回宫后,果然如太后所料,命人将他传到了帝正殿。

万奇跪在地上,有了太后的吩咐,自然不敢隐瞒,将送懿旨出宫被陌三调换懿旨他带着人与东宫的人一起追查,追到了临安花家,见了花灼之事,详尽地说了一遍。

皇帝听罢,久久不语。

这普天之下,能有多少世家与东宫的人做对稳赢不输的?虽然说太子带走了最得力的那一部分人,但是花家的人想必也未倾巢出动。

这一局,表面上是东宫输了,但实则是天家输了。

太后下悔婚懿旨,他未插手,懿旨送走,他也未插手,如今这个结果,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临安花家,果然深不可测,怪不得养出花颜那样不畏皇权的女儿。

皇帝摆摆手,一言未发地让万奇退了下去。

万奇退下之后,皇帝揉着眉心想着云迟也该得到消息了吧?他会如何做呢?是放弃花颜另择太子妃?还是待西南番邦事了再另想谋策谋回她?

花颜不育的流言依旧在天下间传着,传了几日后,终于又有了新的流言。那就是太后下了悔婚懿旨,临安花颜与太子殿下取消婚事儿,花颜再不是太子妃。

流言先从京城传起,起初不起眼,后来就如星星之火,燎原开来,传得广了。

有好事者开始探寻真假,探寻了几日后,终于从礼部和司礼监得到了确实的消息。同时,临安花家也临摹出了上万份悔婚懿旨,几日的时间,如告示一般,贴满了各州郡县。

花家将太后亲笔所写的悔婚懿旨,版印公示给了天下人,让人观仰。

此举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自花灼的手笔。

花灼传达这个命令时,安十七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说,“公子,您这是要……”

花灼好听的声音有些冷,“临安花家,有立世的规矩,子弟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