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4 页)

。第七回戚本、甲

戌本同是回末套语加诗联,全抄本、庚本只有诗联。

第六至八回这三回仍旧是甲戌本异文最多,如第六回开始,宝玉

梦遗,叫袭人不要告诉人,多" 要紧!" 二字(戚本同),不像儿童

口吻,反面削弱了对白的力量。同回平儿称周瑞家的为" 周大嫂" ,

不够客气──连凤姐还称她" 周姐姐" ──他本都作" 周大娘"第七

回薛姨妈说宫花" 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姊妹们带(戴)去?"

(戚本同)全抄、庚本作" 白放着可惜了儿的" ,是更流利的京片子。

第二十一回脂批" 近日多用' 可惜了的' 四字" (庚本第四六六页,

戚本同),可见这句北方俗语当时已经流行,不是后人代改的。而且

" 白放着可惜旧了" 不清楚,仿佛已经旧了,使这十二枝宫花大为减

色,其实是说" 老搁着旧了可惜"同回焦大骂大总管赖二:" 焦大太

爷跷起一只脚(戚本作" 腿" ),比你的头还高呢" ,似带秽亵,戚

本更甚。全抄、庚本作" 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 ,比较

含糊雅驯。第八回宝玉掷茶杯," 打个虀粉" ,当指" 打了个碎为虀

粉"他本作" 打了个粉碎"以上四项与甲戌本第五回的异文性质相仿,

都是较粗糙的初稿,他本是改笔。又有俗字甲戌本写法较特别,如"

一扒(巴)掌" (第六回),他本作" 一把掌" ;" 嘴" (第六、

七、八回)他本作" 努嘴"甲戌本其他异文大都是南京话,如第六回

" 那板儿才亦(也才)五六岁的孩子," 他本缺" 亦" 字;第七回"

亦发连贾珍都说出来" ,戚本同,全抄、庚本作" 越发"也有文言,

第六回给刘姥姥开出一桌" 客馔" ,戚本同,全抄、庚本作" 客饭"

(注十三)。

这些异文戚本大都与甲戌本相同,有几处也已经改掉了,与他本

一致。但是戚本第七回有吴语," 尤氏问派了谁人送去" ──全抄本

第五十九回第一页下也有" 这新鲜花篮是谁人编的?" 他本无" 人"

字。弹词里有" 谁人" ,近代写作" 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