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8 页)

被将军掳走之后百度云 望三山 108 字 2024-02-18 22:28:56

户们没了热闹可看,也跟着散了。其中有两个身材瘦小的农户对视一眼,轻手轻脚地从小路离开了稻田,来到了一处人迹罕见的路边。

刚刚离开的县令夫人一行人,赫然正停在此处。

农户走上前,低声道:“管事,事都办妥了。”

林管事早已经收起了一脸哭意,扔给了两个农户一袋银钱,冷冷看了眼他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们也是知道的。拿着钱,其他的闲话就不要多说一句了。”

两个农户连连点头,拿着银子小心翼翼地离开。

马车内。

斜靠在软枕上的县令夫人脸色苍白,像是才大病初愈的模样,颊边特意抹了增添气色的胭脂,但却更加显得强撑病体,憔悴万分。

“夫人,这事瞧着已然妥了,”丫鬟奉茶递给县令夫人,露出几分喜色,“如今这局面总算是没白费您一番苦心。”

闻言,县令夫人睁开了眼,也没忍住露出了几分笑意。她伸手接过茶碗,手腕有力,却不像是生了病的样子,“我与夫君为了元里的举孝廉,也是费尽心思了。”

今日这一场“上山为母采药”,便是他们作出的一场戏。

如今想要做官,只能通过被别人举荐孝廉。若是有权有势的人家自然不必担心一个孝廉的名额,但他们这些小门小户若想要为子孙谋个孝廉,可谓是煞费苦心。

县令夫人姓陈,娘家在汝阳县算是有些势力,但放在外面可就不够看了。她的夫君元颂也是一个普通人,只是拜了个好师父才有了做官的机会,人脉门路还不如县令夫人。

想要让元里做官,首先就要打出个好名声。

丫鬟来到陈氏身后,为陈氏捏着肩膀,宽慰道:“夫人放心,以大公子的名声与聪慧,必定能成功入选国子监。”

想要举孝廉,光有名声还不够,还要有学识。如今孝廉名额都被世家垄断,出身不好的人只能想方设法进入国子监,学成后由老师举荐开启仕途之路。国子监的学生非富即贵,但也收名声远扬、天赋出众之人。若是能入国子监,大公子便已是半只脚踏入仕途了。

陈氏抿了口茶,又显出了几分愁绪,“哪有这么容易。哪怕是国子监,也要看父祖官爵身份。”

国子监内有三个等级不同的学设,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三门学科分别面向各高官贵族子弟。

她的相公只是一个小小县令,若是不运转其中关节,只怕一辈子也进不去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