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以扬琴起奏,还有铜铃敲击点缀的曲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摇曳。
既像燕青唱起的:“良夜灯光簇如豆……”那么闪烁。
也像这春宵里如豆灯光下摇曳的身姿。
“酒罢歌阑人散后。琵琶轻放,语声低颤,灭烛来相就。”
“玉体偎人情何厚。轻惜轻怜转唧口留。雨散云收眉儿皱……”
还得是文人骚客会整词儿啊。
生动描写了古代大保健场面的细节。
看看现在同类型场所都是什么样,动不动就是丝袜生静电,内衣也起球。
还是唱首歌吧。
这等玉艳珠鲜的软媚之词不更应景么。
当然相对的,和古代青楼教司坊的从业者比起来,现代同行既不专业又不专心,服务态度不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更是不会。
那可不只剩下了最原始的功能,这是传统文化的巨大缺失啊。
观众们这下算是听明白了,反响很热烈!
男性观众简直痛心疾首,这么好的传统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女观众笑骂一片,但也有认真听的。
何顺芝中学时候文言文肯定学得不好,还不懂就问:“灭了蜡烛相就是什么意思?”
中文系硕士好笑:“你说夫妻俩关了灯做什么?”
女警吃惊:“这是唱的夫妻吗?”
宋思雨简直无奈:“这是唱的青楼风花雪月,本来周邦彦在宋词大家中仅次于苏轼,长于柳永,跟辛弃疾在伯仲之间,但就因为大量的这类艳词影响了评价,近代史甚至对他批判过不少,但文学价值还是很高的。”
何顺芝果然马上皱眉:“青楼?就是涩情场所吧,他怎么能公开唱这种东西呢?”
宋思雨啼笑皆非:“古代这是很有品调的社交行为……”
女警连连摇头:“不不不……“
半懂不懂的邱文芳烦死了:“你们就不能好好听歌吗,这么受欢迎!”
的确是。
因为几乎每首词里面有些古音差异,所以燕青唱的,都会在大屏幕上用魏碑、隶书等古风字幕同步。
昨天有些甚至还提前录制拍摄了燕青自己手书的画面。
今天也能由dj台在后面立刻用字幕功能配合。
观众们听得看得都可投入了,伸长了脖子专注倾听这就是古代逛窑子的唱词风范吗?
绝对没有之前听其他歌曲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