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购置农场(第2/3 页)

重生之港岛大享成长 落水的浮漂 39 字 2024-02-26 01:39:55

港独立发展不一样的是,因为黄恩博承担了李晓龙的所有家庭费用,琳达也跟着来到了香港住了一年多,赵秀灵也跟这位她成了不错的朋友。

二人都是行动派,稍微吃了一点零食后,就立刻赶往了机场,不过因为走的太急,头等舱是没有了,只买到了3张商务舱,其他同行的人就只能做普通舱位了。

纽约与洛杉矶都是美国的超大城市,之间的飞机也就跟公交车一般,加上911之前安检不严,在机场待了不到一个小时就上了飞机,随后很快升天。

“恩博,你看那个人手上的,是不是walkan?”赵秀灵突然胳膊肘捅了捅黄恩博,指着斜对角一个听着耳机的人。

“应该是的,线从口袋里出来的,耳机也是高斯的。”黄恩博看到后判断道。

自去年荣升电子推出walkan之后,主打市场就是日本,随后是亚洲市场,欧美市场就只能往后靠,不是因为黄恩博不看重,而是产能方面实在是跟不上,老爸的盛荣电子已经扩张了两次,但还是跟不上荣升电子的需求。

荣升电子自然全力在香港以及湾湾寻找合适的代工厂商,但也因为产品比较重要,所以选择起来也比较谨慎,这也导致花了不少时间,直到最近一段时间,一共5家新的大代工厂开始生产walkan,产能才开始爬坡上升,不过即使如此,walkan也没有对美国市场供货,不过也会有少量日本市场的用户将walkan带到美国,想不到今天居然被他们碰到了。

斜对角的乘客在停了一会后,又将耳机给了身边的女子,随后有下意识的揉了揉耳朵。

“跟你一样,戴时间长了就难受。”赵秀灵看着那人旋转的揉着耳朵,笑着对黄恩博说道。

“看来还得投更多的资源来研发新耳机了。”黄恩博皱着眉头说道。

walkan在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销量,一个月已经破三万,这个数字在自己公司内部的人看来非常的惊人,如果产能提高到位,再进军欧美,也许一个月十万都不是问题。

但黄恩博可是知道,比起原先历史上walkan的销量,这就是弟弟,这里面原因很多,也许是荣升没有索尼的渠道推广能力、没有索尼的研发能力,现在的价格比原先的walkan贵,但不能否认的是,耳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原先历史上,79年推出的walkan就自带插入式耳机,因为那时这玩意已经研发出来了,但1973年可没有,为了早日研发出插入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