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围辽救晋(第2/6 页)

大晋王朝多少年 肥皂有点滑 44 字 2024-02-18 06:45:02

首先站出来的是吕清阳,“三城之危能否解除,就依仗太后和王爷了。”

百官:“……”

右相答应了,他们原本也以为,第一个赞成的会是司马煜。

吕清阳这人,一向独来独往,他的决定有时候会完全和百官相左,但眼皮子都不会眨一下,他只会坚持他认为对的,认为对大晋有利的,这样的人说他固执也好,顽固不化也好,但也算是朝堂上一股奇怪的清流。

比如现在,赵玄樱和司马鹿鸣出使大魏和大齐,明显有利于大晋,所以他反而不会去思考两人的身份。

吕清阳接口继续说了一句,“如太后和王爷能解三城之危,吕清阳在金殿拱手相迎。”

嘶!

他在表明一种态度,为赵玄樱走上金殿开了口子。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而且这个前提的困难程度任谁都知道。

吕清阳说完就看向司马煜。

司马煜眼睛都缩了一下。

空气中似乎都有一股子紧张的味道。

吕清阳的意思很明显,一个女人,为了大晋不惜以身犯险,那么她就应该名正言顺地得到属于她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司马煜,他会作何选择?

其实这个时候让司马煜做出选择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百官中有不少人是反对赵玄樱干政的,司马煜无论答应或者不答应,都会将其中一部分人推到对立面。

周复礼叹了一口气,站了出来,“周复礼在此静候太后和王爷凯旋。”

这个时代女人很难,生活中要面对各种无法想象的束缚和压迫,就当是他为这些受尽压迫的人争取的一点权力吧。

在周复礼心中,只要有能力,性别不应该成为障碍。

而此时,赵玄樱就是这个有能力的女人。

周复礼只对事,不对人,完全不看司马煜的目光。

第三票出现了。

谁也没想到,第三个赞成的人居然是周复礼。

现在也不用议论了,五人中三人通过,已经算是板上定钉。

今天的朝议,对大晋来说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然后就是出使的安排事宜。

等朝议结束,百官退出金殿。

司马煜,太后,司马鹿鸣,几位丞相,辅政,大司空,太尉还有周复礼等留了下来。

可以说留下来的这些人才是真正决定大晋命运的人。

太后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