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1/4 页)

作品卖出去后, 怎么改编就是影视方的问题了,每年都有无数本书的版权被买下,能顺利拍出来的是少数, 拍出来还能在及格分以上是千里挑一, 如果还要拍出原作的精髓,千里挑一就变成了万里挑一。

这个概率太小了,桑稚颜都懒得报以期待。

现在看她运气还真的不错, 碰上了千分之一的概率。虽然改编了很多, 可好歹也是合格的商业片, 可显然《最后的赢家》就没有她这样的好运了。本来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关于专业的部分,可以拍成职业剧的那种,可是不知道他们的编剧是怎么想的, 可能是觉得电影片长有限, 专业部分讲太多会导致失衡, 当然也可能是觉得枯燥没有观众感兴趣, 总之最后的成品就是披着金融皮的办公室恋爱剧, 最惨的是,就算是拍成了办公室恋爱剧,也拍的不怎么样。

前期马丁·霍克斯曼喷这本书不够专业可是有许多人都记得的,之前的宣传也都是打着金融的旗号, 凌晨观影的影迷都是敏感人群,多是从开拍时就关注了,在他们进电影院坐下十分钟就意识到被骗了, 又被迫浪费了两个小时看到一出尴尬到不行的恋爱,可想他们有多愤怒了,更不吝啬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愤怒。

无数凌晨观影回来的影迷纷纷打了低分,仅仅上映一天, 《最后的赢家》口碑就一路走低,无数人给它差评。

【烂片!】

【相信我,你绝对会后悔的。完全不值得看的大烂片。】

【就这样的成片是怎么好意思宣传这是金融剧?】

【就算是想拍爱情片,也没有必要拍的这么烂吧?我本不想打低分,可我实在意难平,你特么的到底讲了个什么破故事?】

本来就是赢家通吃,在对手战败后,《华尔街风云》可以坐享前期宣传绝大部分的红利,《最后的赢家》被改的面目全非,只是做了剧情调整,大致还是原作剧情线走的《华尔街风云》顿时被衬成了好孩子。

【如去看首映礼的兄弟说一样,中规中矩的商业片,但是也有几个出彩的地方。】

【其实剧情还可以再戏剧一点的,原作的黑色幽默感没有拍出来,男主角人设也和原作有差距,感觉出了导演和编剧是想改编成一部严肃正经的金融剧,可惜能力不足,没有展现出来,不过整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可以打发时间。】

【改编的勉强可以可以接受,主线好歹没有改掉,想想《最后的赢家》,满足了。】

除了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