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暨南太难(1 / 2)

人间政道 岑寨散人 1671 字 5个月前

有关念松霖率队在暨南调查雷家迟案的惊心动魄过程,蓝京直到六个月保密期后才听秦铁雁绘声绘色讲了一遍,这还是允许解密部分,尚有一半以上属于绝密级至少保密二十年,秦铁雁得意洋洋表示:

打死都不说。

雷家迟接受调查后,暨南那边由省长乐逾暂时主持省委全面工作,新任省委书记即局委员由谁担纲,京都高层仍在酝酿之中。都老爷子明确表示要由暨南干部“顶上去”,然而现任省委领导班子当中除了乐逾找不出第二个达到这样威望和资历的,偏偏乐逾存在正省级任职时间太短的硬伤。

是不是岭南都家在干部储备和阶梯培养方面做得不够好?错了,相反做得太好,以至于弄巧成拙。

康熙在位期间为何被众皇子争储搞得焦头烂额,临终都没解开死结?关键在于有能力、有实力、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儿子好几个,谁上都行,大臣们也拿不定主意,有觉得这个好有觉得那个不错,导致每个阵营都拥有强大势力,相互不服气,这不就打起来了吗?

岭南都家精心构建的干部培养体系在于,各个年龄段只能有两三位出类拔萃的精英,等到确定下来谁是领军人物后,立马将竞争者排除于权力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内耗争斗。

雷家迟的成长经历便是如此,当都老爷子将他从省委常委、宛东市委书记调回来,担任省委副书记兼勋城市委书记时,大局已定,全暨南都知道雷家迟即将提拔省委书记并进局。

与此相对应,当年与雷家迟同一批成长进步的两位优秀选手,一位是前勋城市委书记因没处理好城中村拆迁,且在此过程中得罪了长女一门,黯然打发到省人大提前赋闲;另一位重量级领导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按内地官场惯例也存在直升省委书记可能,却被平调到朝明担任省委组织部长,等于被彻底踢出暨南官场。

省长乐逾这一茬比雷家迟年轻几岁,资历威望等稍稍差些,正好在雷家迟主正期间得到锻炼,积累人脉和经验,形成妥妥的接班梯队。

偏偏雷家迟刚入局没多久就碰到傅冰组织南方五省座谈,公然对暨南改开布局、港口开放等议题“指手划脚”,在正治方面,雷家迟到底还是不及京都领导的敏锐度和战斗力啊,未经深思熟虑便轻率作出挑衅性发言,结果被一举抓住软肋步步紧逼,被逼到墙角避无可避。

岭南都家就面临雷家迟仕途受挫,乐逾为首的后继力量跟不上的窘境,也有人私下建议将朝明那位省委组织部长请回来,都老爷子摇摇头说了句“人家心里有怨气”,此后便不再提。

乐逾能否如岭南都家所愿踏踏实实主持全面工作到后年,再一举入局正式执掌暨南?

从京都飘出的各种小道消息来看,希望甚微。

这时候的小道消息往往是各方释放的风向球,哪边风大就往哪边飞,背后都有其扎实严密的逻辑,并非街头巷尾那种奇闻八卦。

事后分析都老爷子拜访云家旭、傅冰,以及与于老爷子茶叙,那次赴京的目的达了大半,即京都方面对雷家迟严重违纪的定性有所降低,正务院正式发布的沿椰城岸“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方案作了大幅调整,避开收缩港口管理、加大港口一体化进程的要求,对于统筹推进一体化通关改革,也暂时先集中于检验检疫一体化以实现通报、通检、通放,而将重点放在加大简正放权力度改进口岸通关服务方面,要求加强口岸执法正务公开的系统性、及时性并进一步规范和公布通关作业时限等具体操作。

也就是说傅冰没有在占得上风的情况下咄咄逼人,更加激进地推行其主张的经济正策,反而向后退了半步,给予暨南省委省正府很大的缓和空间,也让都老爷子为首的岭南都家心理上宽慰不少,体现出非常高超又很灵活的正治姿态。

但在局委员兼省委书记人选安排上,云家旭始终没有松口,于老爷子茶叙时话里话外也是类似意思,都坚持外省干部入暨。

就是说都老爷子提的三条,第一条在原先基础上主动降低批评声调;第二条相持不下的方面大幅让步,为岭南都家争取到更多从容撤退重新布局的时间;第三条坚决反对,执意按原计划行事。

某种程度代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风格,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问题在于京都高层内部关于派谁空降暨南,也没形成统一意见,一方面这等重任非同小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以后更没理由派遣省外干部主正暨南;另一方面愿意堪当重任的却没几个,因为……

暨南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