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自有后来人(2)(第1/3 页)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195 字 2024-05-21 23:11:26

更知道这是大力弘扬南宗禅法的良机,于是挺身而出,以讲禅为名,在各大府设戒坛度僧.广收“香油钱”,筹集了大量的钱银,送与唐朝军队作为军饷,令世人为之注目。“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由于神会功绩显赫,故被唐肃宗下诏请入内道场供养,敕封为“禅宗七祖"并赦令工匠扩建修葺荷泽寺。宝应二年,又建塔于洛阳宝应寺。神会在洛阳,将他多年修禅的心德着书立说,于天宝四年745年着成了《显宗记》,书里对顿悟南宗与渐悟北宗进行阐述,推崇南宗惠能得五祖真传,亲授有袈裟、金钵等圣物,是真正的禅宗六祖。评击北宗神秀不过是恃着当时人多势大,自封的假六祖。定南北顿渐两门,即南能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广为传播。当时,世人对《显宗记》争相传抄,广泛流传,影响甚大,在北方独树一帜。

上元元年760年神会圆寂,世寿93岁,被皇帝谥封为“真宗大师”。唐贞观十二年796年,德察敕神会大师为“禅宗第七祖”,并敕碑置神龙寺,其法流称为“荷泽宗”。

神会门人中,英才甚多,最为突出的是一直追随其左右的无名禅师、法如禅师等。“荷泽宗”的第二至第五代传人,高举“顿悟"法门的旗帜,在大江南北创设了多个禅山与寺院,名播遐迩,追随者众。

由于神会自小沙弥时已侍奉六祖,对于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期间深得六祖真传,后又随六祖回国恩寺。六祖示灭后他又重振南宗顿悟禅风,后又被皇上敕封为“禅宗七祖”;故此,新兴的历代寺院都塑他的像,置于六祖塑像之侧,作为侍者列于祖殿。

中国的所有佛寺藏的都是十八罗汉像,唯独新兴国恩寺是二十罗汉像,即多了法海与神会两位。这里事出有因:法海是六祖惠能的大弟子,曾记录《坛经》有功,后成了韶州宝林寺的住持;而神会乃是六祖惠能的传人,曾在大火中舍身抢救出《坛经》。

历史沧桑,世事悠悠。

安史之乱以及此后的唐武宗大举灭佛,加上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战争,摧毁了北宗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渐修北宗不得不逐渐走向衰微与颓败。伴随着中原文化的南移,栖身于山林、植根于民众的南宗思想文化在南方迅速成长,昌盛繁荣。

中国佛教史上先后曾有“三武一宗之难”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后周世宗第四次排佛,皆有赖于禅宗师僧得以保存规范。柳宗元所写的《曹溪大鉴禅师碑》中有云:“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在宝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