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三十七年,冬,太子萧易伙同河东太守宋吕洋残害皇子案东窗事发,朝野震荡。
宋太傅与百余位清流文官当朝奏对,以萧易不忠不孝、不足以为天下表率为由,要求废黜太子之位。
又有太学翰林院学子联名上书,认为太子对幼弟动手,毫无仁爱之心,不可胜任天下共主。
建宁帝是位长寿的君主,在位近四十年,如今已是耳顺,身体江河日下,而萧易恰逢春秋鼎盛,他在朝中揽权一事本就惹了建宁帝猜忌,如此一来,更是容他不得。
于是皇帝与内阁六部商议良久,最终一道圣旨废黜萧易太子之位,又因着皇后求情,改立萧易为宁王,幽禁王府,无诏不得出。
随后六个月中,建宁帝拉开了一场对太子党羽浩浩荡荡的大清洗。
雪片般的供词卷宗飞往刑部、御史台与大理寺,各部门长官的书案堆积如山,私吞银钱、谎报账目、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桩桩件件抵赖不得,建宁帝摔了好几方玉玺,东厂锦衣卫倾巢而出,朝野上下谈东宫而色变。
等一切尘埃落定,朝中臣子已换了小半。
同年春,一皇子萧绍入主东宫。
建宁帝担忧他品行纨绔,不堪重任,刻意将人安排到御书房,每次批改奏章、面见下臣,都要萧绍在旁听,学着治国理政,而让他惊喜的是,小儿子天资绝佳,还一改往日习气,仅仅听了几月,便能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
就连宋太傅看萧绍的眼神也古怪了不少,不时捏着胡子嘀咕:“老夫真看走眼了不曾?”
但其实,萧绍还是藏拙了。
前世做了那么些年皇帝,萧绍早就驾轻就熟,他恰到好处的拿捏了“浪子回头”“纨绔悔改”的情节,一步一步,从青涩稚嫩转为成熟的君王。
如此数月后,平静的宫闱再次被搅乱了。
建宁三十八年冬,皇帝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这位在位近四十年的君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将手中事务尽数甩给了东宫,幽居宫内,开始拜佛修道,安心养病。
萧绍并不意外,前世他父皇也是这个时候离开的。
建宁帝并非生病,而是无疾而终,走的还算安宁,他如今已六十有余,将近古稀之年,在大乾的所有君王中,算是长寿的了,故而当这一天真的要来临,父子一人都还算平静。
萧绍入宫更勤了些,每日同建宁帝一同吃斋用饭,终于,在前世他记忆里的这一天,建宁帝在萧绍和皇后的陪伴下闭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