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反派(154)
其实桐桐最好奇的是,赵匡义和小周后的事是不是真的。
当然了,迄今为止,没人在她耳边提到过这件事。
晚上了,她偷摸的问四爷:“赵匡义真的把人家小周后……那什么了?”
四爷:“……”你关注的这个点,永远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也不说是不是,只说历史记载中,谁的记载里先有这个说法的,“是一个叫王铚的人在笔记中记载了这件事。这个人具体出生年月不详,但是他的身世很清楚。他的祖辈有个叫王昭素的,他的父亲是欧阳修的学生。”
就是说此人并不是亲历者。
“嗯!”但是呢,“他祖上的王昭素不是一般人,此人很有文才,赵匡胤想留他做官,他不愿意,最后给了一个国子监博士的身份,而且,此人长寿,活到了八十九岁。”
长寿……证明肚子里的故事多!
“不仅如此。”四爷又道,“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常召见此人询问他养生之道。王昭素给赵匡胤的谏言是‘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
也就是说,此人在早年是能进出宫廷的人。
“嗯!这个王铚,若是他记载宫闱密事,是对大宋王朝不忠,这也不尽然。在靖康之难之后,他以文人之身从军,《靖康讨掳檄文》便是此人亲自操刀的。”
桐桐就道,“祖上有名望,且能进出宫闱,与帝王讨论养生之道,这是说有知道宫闱密事的条件。其人对朝廷忠心耿耿,笔记记录此事,绝无抹黑可能。”
四爷又补充道,“王昭素此人颇受人爱戴,有一个轶事,说是家里有一头驴,总有人来借。他这个人呢,每次出门都要问,‘外面有没有人来借驴’,他怕人家来了,他不在家慢待了人家。是一个不当官,却在民间极有威望的人。”
桐桐心说:这样的人他若是在家里说了什么,或是给家里留了什么也未必。所以,他的后代把这个事单独记录在笔记里,可信度就更高了。
虽说后世画的什么临幸小周后的图不是宋时流传的,但那么多人认为这个事可信度高的原因只怕就在这里了。
寻根朔源,找到了最早记载此事的王铚,再一追朔王铚祖上的身份,经过分析判断,得出是真事的结论。所以,才有了后世那些野史的各种演绎。
这件事的顺序如果是这样的,那桐桐还真就觉得可信度挺高的。
桐桐就道:“赵匡胤强纳后蜀君主孟昶之妃花蕊夫人,召孟昶于